美東時間3月26日,成立十年的問答式在線社區知乎(ZH.NYSE)正式登陸紐交所,開盤報8.05美元,較發行價下跌15.26%,盤中一度深跌超27%。截至收盤,知乎跌幅收窄至10.53%,報8.5美元,最新總市值47.51億美元。
知乎的主要變現途徑包括線上廣告、付費會員、商業內容解決方案以及其他服務(包括在線教育、電商)四大板塊,2020年營收分別為8.43億、3.21億、1.36億和5263萬。
可以看出,知乎的營收支柱是廣告收入,但是作為一家問答式在線社區平臺,用戶體驗是根本,廣告收入越多就意味著平臺用戶的體驗也越來越差。如何在這二者之間做好平衡,是知乎的待解題。
舊的問題沒有解決,知乎也沒帶來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。知乎在業務上除了“破圈”和“富媒介”之外,并沒有新的故事。曾參與知乎5輪融資的創新工場創始合伙人汪華對“富媒介”的解釋是,區別于市場主流的高刺激的娛樂性短視頻,知乎要把圖文向升級加入中視頻形態,形成富媒介。換句話說,就是視頻化。
但怎么區分娛樂視頻和知乎要成為的視頻內容社區,中間又有不好界定的模糊地帶,在知乎推出視頻號項目時,還曾一致遭到用戶的吐槽和反感,有網友直言,知乎到底是抖音還是知識類社交平臺。
或許是要緩和社區平臺定位帶給知乎經營上的諸多矛盾點,在云敲鐘上市儀式上,周源表示,知乎起步于問答并已超越問答,未來將錨定“服務創作者”這個圓點,向內優化服務,向外拓展突圍。這也就是說知乎的定位不再是問答社區,而是要圍繞拓展、豐富其媒介形態。